随着医学检验仪器的普及,尿液分析仪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现在临床检验室检查尿常规基本实现了仪器自动检测,缩短了检测时间,减轻了检验人员工作量,方便了广大患者。
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1、试剂带结构:
第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第二层绒制层:它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以破坏维生素C和其维生素C。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的物质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第三层吸水:能使尿液均匀浸泡,并能抑制尿液流入反应区。
第四层: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试剂带的反应原理及影响因素。不同型号的尿液分析仪一般采用自己专用的试剂带。另外多一个空白块和一个参考块。
2、测量原理:
试剂浸入尿液后,除空白块外,其余试剂块经化学反应改变。试剂块的颜色深浅与光的反射率成比例关系,而颜色的深浅又与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成比例关系。通过测量光的反射率可以得到尿液中各组分的浓度。
尿液分析仪一般采用微机控制,用球形积分器半定量测定试剂条的颜色变化。测量波长是测试剂块的灵敏特性波长,另一种是参考波长,测试剂块的不敏感波长用于消除背景光和其他杂散光的影响。
尿液分析仪的结构
人们普遍认为尿液分析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其原理是反射光电比色法。常用的尿液分析仪结构包括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路控制系统、分析处理软件、显示和打印系统。
如下图所示,当尿液样品放置在试条架上时,尿液分析仪的传输机制将试纸传送到光学系统的右侧,光源照明试纸上产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块,光电转换器接收反射光。每个试剂块与尿液中的相应成分独立反应,显示不同颜色,颜色深度与尿液中各生化成分的浓度成正比。
本文还有一个空白块来补偿尿色和尿分析仪的变化引起的误差。采用电路系统将各试剂块反射的光量和空白块反射的光量转化为数字信号,采用中央处理单元计算反射率。可在显示屏中显示结果或打印。